Please Wait

欧盟EPR合规:2026年续费启动,附各国时间节点

2026年,欧盟各国陆续启动了电子电气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的续费工作,标志着这一环保政策在成员国间的持续深化。EPR制度旨在通过让生产者承担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环境责任,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减少废弃物排放。近年来,随着欧盟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EPR政策在多个成员国中逐步完善,并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合规事项。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最新信息,EPR制度覆盖的产品范围包括电子电器设备、电池、包装材料、纺织品等,其中以电子电气产品(WEEE)最为典型。2026年的EPR续费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各成员国根据自身立法安排,制定了不同的时间节点和操作流程。例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均已发布具体的EPR续费指南,明确要求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费用缴纳和数据申报。

在德国,EPR制度由“双轨制回收系统”(DSD)负责管理,该系统为电子产品提供回收渠道并收取相关费用。2026年,DSD对企业的收费标准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对高污染产品的附加费用,以鼓励企业采用更环保的设计。同时,德国政府还加强了对未按规定履行EPR义务企业的监管力度,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面临高额罚款甚至业务限制。

法国方面,EPR制度由“EcoEmballages”和“EcoSystèmes”等机构负责实施。2026年,法国对包装材料和电子电器产品的EPR费用进行了重新评估,部分品类的收费标准有所上升。法国还推出了更加严格的报告要求,企业需定期提交产品流向、回收率和处理方式等详细数据,以确保EPR制度的有效执行。

在意大利,EPR制度主要由“EcoATI”和“EcoRetour”等组织管理。2026年的续费工作与往年相比更为复杂,部分企业因未能及时更新注册信息而被暂停服务。为此,意大利政府特别提醒企业关注官方通知,确保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所有必要手续。与此同时,意大利也在探索建立统一的EPR数据库,以便于监管机构和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除了上述国家,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欧盟成员国也相继发布了2026年EPR续费的通知。荷兰的EPR制度主要针对电池和电子电器产品,2026年的费用标准与市场增长情况挂钩,企业需根据实际销售数据进行缴费。比利时则在2026年引入了新的EPR管理系统,提高了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进一步规范了行业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EPR制度在欧盟各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企业在执行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不同国家的法规差异较大,导致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应对多国合规要求;另一方面,EPR费用的上涨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可能难以承受额外负担。如何在遵守法规的同时降低合规成本,成为许多企业关注的重点。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一些企业开始寻求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帮助,通过外包EPR管理服务来提高效率。也有企业积极与行业协会合作,共同推动政策优化和标准化建设,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总体来看,2026年欧盟各国EPR续费工作的推进,反映了欧洲在环保治理方面的坚定决心。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EPR制度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企业向绿色转型迈进。对于企业而言,提前规划、主动应对,是确保合规的关键。只有在遵守法规的基础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