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兴商务-专注全球公司注册-银行开户服务-海外会计财税服务
  • 全国咨询热线:136-8646-7824
cr TC001716、TC006080

业务知识

业务知识,洞察政策法规,把握市场趋势,抢占商机先机。...

新加坡EP政策历年调整对比分析

作者:港兴商务 更新时间:2025-08-19 浏览量:

新加坡的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简称EP)是针对高技能外籍人才的长期工作签证,旨在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新加坡发展。自2003年推出以来,EP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近年来,随着新加坡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政府在保持开放的同时也对EP申请条件进行了更严格的审查,以确保本地劳动力的优先性。

从早期的宽松政策到近年的收紧趋势,EP的调整反映了新加坡在吸引外资与保护本地就业之间的平衡努力。2018年之前,EP的申请门槛相对较低,主要关注申请人的学历、薪资水平以及职位是否符合“高技能”标准。例如,2016年,新加坡人力部(MOM)将EP的最低月薪要求从3,500新元提高至4,500新元,但这一标准在之后几年又有所调整,显示出政策的动态变化。

2019年,新加坡政府进一步收紧了EP政策,特别是在技术行业和专业服务领域。根据当时的人力部公告,企业若要为外籍员工申请EP,必须证明该职位无法由本地人才胜任,并且需要提供详细的岗位描述和招聘过程记录。对于一些特定行业,如建筑、制造业和服务业,政府还加强了对雇主的监管,防止滥用外籍劳工。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新加坡经济受到较大冲击,政府开始更加重视本地劳动力的就业机会。EP政策进一步收紧,尤其是在科技、金融等高薪行业。2021年,人力部宣布将EP的最低薪资门槛提高至5,000新元,并要求雇主在申请前进行至少一个月的本地招聘尝试。这一政策旨在确保外籍人才的引入不会对本地人造成就业压力。

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也在推动“本地化”政策,鼓励企业优先雇佣本地员工。例如,2022年,人力部推出了一项新的“本地人才优先”计划,要求企业在招聘时优先考虑本地候选人,并对未能履行这一义务的企业进行处罚。这一举措进一步压缩了外籍人才的就业空间,使得EP申请变得更加困难。

尽管如此,新加坡仍然保持对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根据2023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EP申请数量有所下降,但高质量的外籍人才仍受到欢迎,尤其是那些具备独特技能或经验的申请人。例如,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金融科技等领域,EP的审批依然较为宽松,因为这些行业对本地人才的供给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新加坡政府也开始关注“技术移民”的长期发展问题。2022年,人力部推出了“未来技能计划”(Future Skills Programme),旨在帮助本地员工提升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市场。这一计划不仅有助于增强本地劳动力的竞争力,也为外籍人才的引进提供了更清晰的框架。

新加坡还加强了对EP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的审核。2023年,人力部表示将加大对虚假文件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所有EP申请都符合法律规定。这一措施虽然增加了申请的难度,但也提高了整体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总体来看,新加坡EP政策的调整体现了政府在吸引国际人才与保障本地就业之间的微妙平衡。从最初的宽松政策到近年来的逐步收紧,EP的变化不仅反映了经济形势的波动,也体现了新加坡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的战略考量。未来,随着新加坡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EP政策可能会继续调整,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获取相关业务资料。

13686467824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