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兴商务-专注全球公司注册-银行开户服务-海外会计财税服务
  • 全国咨询热线:136-8646-7824
cr TC001716、TC006080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洞察政策法规,把握市场趋势,抢占商机先机。...

新规!国务院发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跨境电商平台需报税。

作者:港兴商务 更新时间:2025-07-15 浏览量:

2025年6月,中国税务监管领域迎来一项重要政策调整。国务院发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国家税务总局随后于6月26日发布配套公告,明确要求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在为中国境内用户提供交易撮合、信息发布等服务时,需向中国税务局报送相关涉税信息。这一新规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对跨境电商等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规适用范围广泛,不仅涵盖境内平台,也包括境外平台。只要平台为中国的卖家或用户提供了服务,如提供网络经营场所、交易撮合、技术支持等,均需履行数据报送义务。以亚马逊、eBay、TikTok Shop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为例,若其平台上存在中国卖家账户或面向中国用户开展业务,就必须按照规定报送相关信息。这意味着,无论平台设在何处,只要涉及中国市场,都将受到严格监管。

在报送主体方面,新规明确了不同情况下的责任归属。对于已在境内设立运营主体并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境外平台,由该境内企业负责报送;若境内运营主体未取得相关资质,则由实际提供商家入驻、店铺运营等服务的主体承担报送责任;而对于未在境内设立运营主体的境外平台,则需指定境内代理人完成报送。这种分层管理机制确保了信息报送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报送内容同样细致且具体。平台需报送卖家的身份信息,包括名称、纳税人识别号、证件号码、店铺ID及联系方式等;同时还要报送收入信息,如销售总额、退款金额、净收入和订单数量等。值得注意的是,单个买家季度交易额不超过5000元的,可暂不报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小卖家的负担。报送时间也有明确规定:首次报送分为两个阶段,7月1日至30日为基本信息备案,10月1日至31日为身份及收入信息报送;后续则按季度进行,需在次月内完成。这种定期报送机制有助于税务机关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提升监管效率。

新规实施后,跨境电商卖家的经营行为将更加透明。过去一些卖家可能利用境外平台在中国缺乏直接监管主体的漏洞,通过虚假身份注册店铺、隐匿收入等方式逃避纳税。而新规下,平台需准确报送卖家信息,税务机关可通过数据比对发现异常,有效遏制此类行为。例如,一些卖家可能通过多个虚假身份开设店铺,分散收入以降低税负,但在新规下,身份信息与收入数据相互印证,此类操作极易被发现,从而增加税务风险。

同时,严格的报送时间节点也意味着卖家必须建立规范的财务核算和税务申报流程。以往部分卖家习惯于拖延申报或“打擦边球”,但新规实施后,平台需按时报送信息,否则将面临处罚。这不仅对平台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使卖家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合规经营。一旦平台因报送延迟或错误受到处罚,可能会影响卖家店铺的正常运营,进而影响其业务发展。

违规处罚措施同样不可忽视。根据《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第十条,若平台瞒报、谎报、漏报涉税信息,或拒绝报送,税务机关有权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将处以2万至1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被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至50万元罚款。这些处罚措施体现了政府对税收征管的重视,也警示平台和卖家必须高度重视合规问题。

面对新规,许多跨境电商卖家开始寻求优化税务结构的策略。其中,注册香港公司成为一种常见选择。作为境外平台的注册主体,香港公司可以直接接收外币货款,平台只需向香港税务局报送数据,避免中国税务机关直接穿透收入信息。香港的企业利得税率相对较低,利润不超过200万港元的部分按8.25%征收,超额部分按16.5%征收,低于内地25%的企业所得税。如果合同签署、资金结算和物流决策均在香港境外完成,还可申请离岸豁免,享受0%税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仅注册香港公司并不足以完全规避风险,还需搭配境内服务主体及实质性运营,才能有效隔离数据报送风险。严禁将香港公司作为“空壳避税工具”,否则可能面临双重补税风险。

政策倒计时已开启,2025年10月是首批数据报送的关键节点。卖家需提前完成财税合规架构调整,以适应新的监管环境。未来,合规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税务透明化不可逆转。金税四期系统已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进一步提升了监管能力。在此背景下,合规卖家有望获得平台流量倾斜,而不合规者可能被淘汰。平台和卖家都需重新审视自身策略,积极应对新规带来的挑战。

此次新规不仅是对跨境电商行业的规范,更是对中国数字经济治理能力的一次重要提升。随着政策逐步落地,市场将更加公平、透明,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获取相关业务资料。

13686467824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